前言
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黎曼猜想。
-
黎曼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数学家,他奠定了非欧几何分支的黎曼几何的基础,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是建立在黎曼几何基础之上的,此外他对微积分的公理化有很大贡献。
-
黎曼猜想是他在当选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时,作为感谢,写了一篇论文,在论文中提到的一个研究成果。当时他并没有能证明这个猜想,只是感觉它是对的。在那以后,很多数学家试图证明这个猜想。
- 这也让它和大家熟悉的哥德巴赫猜想,以及几年前被证明的庞加莱猜想,并列为数学界知名度很高的三个猜想,也是7个千禧年问题之一,谁要是证明了这个猜想,可以获得100万美元的奖金。
要讲黎曼猜想,先要说说调和级数和欧拉的魔术。所谓级数就是将一个无穷的数列求和,比如等比级数:
1+1/2+1/4+1/8……
这个级数,没完没了地加下去之后,最后等于2。
而调和级数是正整数的倒数和,即:
Z = 1/1 + 1/2 +1/3 +……
如果Z也无限地加下去,到底会等于什么呢?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那么直观了,因此这个古老的问题,直到14世纪时,人们还不知道它的答案,到底是无穷大,还是一个确定的值?
如果是一个确定值,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级数是收敛的,否则就是不收敛的或者叫做发散的。
具体到这个问题,答案是后者,也就是说Z最后等于无穷大。后来欧拉把调和级数的问题稍作改变,改成正整数的倒数平方和,即:
Z(2)= 1/1^2 + 1/2^2 +1/3^2 +……
欧拉告诉大家,S(2)就等于了一个有限的数值,也就是说是收敛的。欧拉算出来它等于圆周率Pi的平方除以6。这个答案虽然是对的,但是欧拉的算法今天看来其实不严谨,因为他需要先证明Z(2)本身是收敛的,而不是无穷大,他的做法才有意义。正是这种不严谨,会导致我们下面要讲的一些荒唐的结果。但不管怎样,欧拉找到了一种计算这一类级数的方法。
再接下来,我们把上面这个级数再推广一下,把它变成
Z(s)= 1/1^s + 1/2^s +1/3^s +……
即整数倒数的s次方之和,这里面s可以是任何数,这个级数在数学上被称为Zeta函数,Zeta是希腊字母ς(Zeta)的英文读音。那么这个级数之和是否有限呢?欧拉发现只要s大于1,它就是收敛的,存在有限的答案。如果s小于1,级数和就是发散的,结果是无穷大。
通常我们想到这一步就停止了,但是欧拉作为大数学家是很有想象力的。欧拉就在想了,如果s进一步缩小,变成了负数,这个级数会是什么样的?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一个很无趣的问题,因为它加来加去结果无非是无穷大。比如s=-1,这个级数就是1+2+3+4……,即正整数之和。我们可以更规范地把它写成:
Z(-1)=1+2+3+4……
显然,在现实世界中1+2+3……这种问题没有什么意义。但是欧拉作了一个大胆的假设,依然使用收敛级数求和的方法来计算它,就会得到一个荒唐的结论。
S(-1)=1+2+3+…… =-1/12,这样,欧拉就如同变魔术一样,把无数个正整数的和算成了负数。
至于这个结论是如何产生的,你不用太关心,总之是按照看似合理的一步步演算得到这个结果。你可能听有些卖弄学问的人说过,所有自然数之和等于-1/12,就是从这里来的。
造成这种荒唐结论一定有原因,或者说,欧拉的演算有疏漏之处。实际上欧拉的问题在于,他用了对收敛级数求和的方法计算不收敛的级数。
我在《硅谷之谜》中讲过,不能将有限世界的方法简单地应用到无限的世界中,欧拉在这里其实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。类似地,欧拉还用同样错误的方法得到了另一个荒唐的结论,即所有正整数的平方和等于零:
Z(-2)=1^2+2^2+3^2+…… = 1+4+9+16……=0
至于为什么欧拉能够得出这样看似荒唐的结论,我们暂且不追究它的细节,这和前面一样,只要假设级数发散时可以用级数收敛时的计算方法,就是这样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一旦设定了前提,不论通过什么逻辑得到什么结果,在数学上都是行得通的,这是数学和自然科学本质的差别
。
函数定义的延拓
为了让这样没有意义的结论变得有意义,欧拉作了一次我们昨天所说的函数定义的延拓,即把原本定义在s必须大于1基础上的Zeta函数Z(s),定义的范围(也称为定义域)扩展到所有的复数范围。
也就是说,s不仅能够等于-1,-2,等等,还能等于虚数i,或者虚数i和实数的组合,比如0.5+2i。当然,对于Z(-2),Z(-3)这样的函数值不能让它们等于无穷大,那样没有意义,至于该等于什么,用欧拉那种“荒唐”的解法,解出来是什么,我们就承认它是什么。
平凡解
给定s不同的数值,Zeta函数Z(s)就能算出不同的值。对于某些s的值,比如说-2,-4,-6等等,Zeta函数的值恰巧是0。于是这些特定的s,就被称为黎曼方程Z(s)=0的解,关于方程的解的概念是初中数学的内容,当然不是什么新知识。具体到Z(s)=0这个方程,只要s是负的偶数,都是方程的解。这些解由于很快大家都发现了,因此被称为平凡解。
非平凡解
那么除了-2,-4,-6这样的负偶数,黎曼方程Z(s)=0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呢?1859年,黎曼在当选为柏林科学院的通信院士时,作为对这个崇高荣誉的答谢,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题为“论小于给定数值的素数个数”的论文,在论文中指出,该方程的非平凡解不仅有,而且都集中在复数平面的一条直线上,但是他没有证明,因此这个结论就成了一个猜想。
后来人们根据黎曼的提示找到了很多非平凡解,它们都具有1/2+ yi这样的形式,其中i是-1的平方根,y是某个特定的数字。由于里面Zeta函数方程的解和素数的分布非常相关,因此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,有很多数学家研究这个问题,并且发现了15亿个这样的非平凡解,而且最大的一个解,数值本身已经很巨大了。
实际上,今天只要愿意让计算机不断地计算下去,可以不断得到新的非平凡解,而且这些解都符合黎曼的假设。可以讲,在我们能够搜索到的非常大的空间里,到目前为止能够找到的所有的解,都符合黎曼猜想,没有例外。
证伪 和证明的区别
接下来就有一个疑问,既然我们从来没有找到不符合黎曼假设的情况,而且测试了很大的范围,我们能否认为在现实世界中,黎曼猜想就是成立的,因此不再需要考虑它在数学上的正确性了呢?
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。一方面,在工程上和应用科学上,我们有时确实在使用还没有证实的猜想。比如说,我们今天相信各种加密系统是安全的,那只是从工程的角度讲,从科学的角度讲,目前使用的各种加密方法都是能破解的,那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。
另外,和黎曼猜想同样有名的还有一个叫做“杨-米尔斯(Yang-Mills)理论”,这也和黎曼猜想一样是七个千禧数学难题之一。这里的杨就是指中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,米尔斯是他的学生。
这是一个现代物理学上的理论,虽然已经在现有的各种实验中得到了证实,一些物理学家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,但是,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在数学上严格证明它。也就是说,即使它在人类所知的范围内没有被证伪,但是和数学上被证明是两回事。
数学同实验科学和工程上的区别
今天,通过这些例子,特别是黎曼猜想的例子,我们可以了解到数学同实验科学和工程上的区别,这种区别不仅仅在结果和精度上,更关键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上。应该讲,采用纯数学的思维常常解决不了实验科学和工程上的问题,反之亦然。
如果我们把这种思维的差异放大到各个领域,就会发现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,常常需要有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- 我们常常讲有的人喜欢“钻牛角尖”,其实有一大类钻牛角尖现象的产生,是因为某些人把适合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思维方式,用错了场景。
- 比如一个会计算账,根据会计规则,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,至少是整数位。但是你如果请别人帮助买一张飞机票,通常给人整数的钱就好了,如果一定要算得很精细,就没有意思了。这就是将自己的领域知识用错了场景。
- 但凡是一个职业人士,都会不自觉地犯这一类“钻牛角尖”的毛病,自己认为是很严谨的专业做法和说法,在其他职业者看来,就是钻牛角尖,因为后者希望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专业概念的理解模糊点,粗糙点。
- 为什么学理工的人更容易给人钻牛角尖的看法?因为他们自己觉得很准确的思维方式,在别人看来完全不需要。因此,看人讲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。
前一阵子黎曼猜想的热门事件,也再次说明了不同知识之间的相关性。
明天,我们再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,谈谈数学和真实世界的差别
,你会从中看到一个你想象不到的大世界。
祝 近安
See Also
- 产品的节奏: 确保你做的东西市场是需要的,不是伪需求;找到至少一个可行的增长引擎,可以让项目持续的增长
- 垄断的策略: 从小垄断到大垄断,要找一个相对边缘,做大后又可以连接大市场的细分市场,迅速在这个细分市场里边做到垄断。然后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以后,通过边界条件的变化和杠杆策略,不断的去蚕食核心市场
- 创业的定义: 一种是Small Business,开一家公司,可以养活自己和员工,还能有不错的利润,小而美;一种是Startup,构造新的商业模式、或者优化现有的商业模式,借助风险资本急速扩张,完成传统公司五年十年的积累,通过上市或出售,为投资方带来高额回报。
- 持续迭代: 「看板」、「站立例会」和「五个为什么」来优化迭代
- 对讨论的问题会连续追问五次为什么,加强产品团队对高保真原型的完成度管理、优化技术上对异常错误的报错机制
逻辑树和知识树: 规划(Plan)、实现(Do)、检查(Check)、调整(Action)
- 产品团队在增加新功能时,应该提供对应的数据预期,并在产品上线以后,检查实际数据和预期数据的偏差,坚决杜绝「产品手一抖,开发忙一宿」的浪费
- 所有验证过的知识,应该按逻辑结构挂接到团队的知识树上,用于以后的参考。尤其是验证后发现有问题的知识,需要作为负面例子记录下来,避免换一拨人掉一回坑。
- newpost
/Users/devzkn/bin//newpost Extension_of_the_concept2 概念的延展(延拓)下 -t GoogleMethodology #原来""的参数,需要自己加上""
转载请注明:pua1203的博客 > Extension_of_the_concept2